



洹水安阳名不虚,三千年前是帝都。5月3日,在中文系主任周淑贞、教学副主任罗艳娟等6名老师的带领下,我院中文系组织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、专升本327名学生,赴安阳殷墟、中国文字博物馆,开展《汉字与中国文化》课程“中国文化辑录”实践周活动,感受中华文字的独特魅力。
中原文化殷创始,观此胜于读古书。上午,师生们来到了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。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,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位于安阳市西北郊小屯。跟随讲解员的脚步,师生们参观了殷墟博望苑、甲骨文墙、碑廊、车马坑、妇好墓等,从众多馆藏的精美文物中回溯中华文字之源。在车马坑展厅,同学们对车马的造型、结构以及上古畜力车制等问题与讲解员进行了交流。
下午,师生们一行到达此行的第二站——中国文字博物馆。进入馆内,映入眼帘的是四面气势恢宏的大型文字浮雕墙,整个场馆分序厅、基本陈列、专题陈列和特别展览四个部分。在参观中,同学们被“一片甲骨惊天下”的甲骨文字深深吸引,通过从古诗词的汉字寻找相对应的甲骨文字,完成古诗的甲骨文书写,深入了解了文字的起源、发展和演变,了解了不同时期文字背后的时代变革和印刷术革新等。
边走边学,边学边问。在实习参观中,同学们不仅增进了对中原文化及华夏文化的了解,也在专业知识领域有了深入地了解。而为确保实习质量,对实习活动成效进行有效追踪和反馈,在实习结束后,参与实习的同学还将提交手绘汉字起源报和专业性的论文报告,进一步巩固他们在实习参观中收获到的知识与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