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部动态
当前位置: 学校首页 | 新闻动态 | 院部动态 | 正文
中文系开展“汉服进课堂”创新教学活动
作者:中文系/赫娜娜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5-21   浏览次数:

5月15日晚,12号教学楼合四教室座无虚席,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教学活动在这里举行。根据《汉字与中国文化》课程“汉字与服饰”章节内容,中文系教师罗艳娟组织2015级汉语言文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了“汉服进课堂”创新教学活动。

在授课开始之前,几位同学首先上台分享了课下准备的汉字与服饰的知识。随后,罗老师从“领”与“袖”两个字出发,对汉服服饰的圆领、直领和宽袖、长袖等服饰样式展开了讲解。罗老师指出,“冕服华章曰华,大国曰夏”,汉服全称为“汉民族传统服饰”,它始于黄帝、备于尧舜、定型于周朝、兴盛于明朝,经手绘纹饰、裁剪、缝制、熨烫等工艺,集独特的染、织、绣于一身,以交领右衽、系带隐扣等为主要特征,是“华夏文明”“礼仪之邦”在服饰上的投射,呈现出独特的中国风和东方美学。讲授环节结束后,11位身着汉服的同学上台进行了展示,他们款款而行,衣袖翩翩,长衣随风而舞,仿佛穿越而来,也让观者沉浸于汉服的魅力之中。展示同学依次讲述了身着的汉服体现出的身份、地位的差异,总结了不同类型的汉服的来源与发展,以及现代对汉服进行的改造。

“我们都很喜欢这次课堂,大家在课下积极准备,课上认真参与,看着身边的同学们穿起了汉服,更加直观、清晰地近距离接触了课程内容,掌握知识特别迅速、牢固,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汉字与服饰文化的了解。”国教152班辛庭佑说到。

“汉服进课堂”创新教学活动的开展,使同学们在互动中学习了汉服知识,直观地体验到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以新颖视角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,充分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,调动了课堂气氛,创新了教学方法。